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中國2009年齡段U16國少隊即將出戰月底的呼和浩特中國之隊四國賽,這不僅將是該隊自組建以來第一次公開在國內亮相,同時也是中國男足國字號隊伍“一體化”后亮相的第一支國字號隊伍。應該說,這是中國足協內部在管理機制方面的一次大調整,也是向著真正的“大國家隊”邁出的實質性一步。
①國少隊伍管理部門的變遷
關于09年齡段U16國少隊劃歸國管部的情況,記者另文中已有說明【09國少全新亮相備戰四國賽 考察球員更是考核主帥】,直接原因是先前08年齡段國少隊在4月份的第20屆U17亞洲杯賽上未能完成賽事任務,從管理的角度,足協將其從青少部劃歸到國管部。相比而言,國管部在國字號隊伍的管理、征戰大賽前備戰、與地方俱樂部的溝通、協調等方面更有經驗。
在國少隊歸口管理的問題上,中國足協過去這些年來其實一直是在不斷地“折騰”,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國內青少年足球的發展。從2017年10月份開始,足協內部機構進行調整,從蔡振華、張劍時代的“十部”突然變成一個“大超市”、猛增將近30個部門,青少年足球的管理就更是處于極其混亂的狀態,男足青訓部、青少部、社會部等多個部門均分管涉及青少年的不同事務,另外還有一個“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城足辦)”,主要也是負責各地的青少年足球,辦公地點也設在足協。
2019年8月,足協進行換屆選舉,之后進行內部機構調整,工作部門大幅度縮減至18個,國青和國少兩支國字號隊伍的管理歸國管部,其他青少年事務則歸男足青訓部。“城足辦”因不屬于足協下屬的部門而繼續保留。這之后,足協的三位主席和副主席分管的工作和具體部門不同,某位副主席因為正好分管青少年工作,特別是“城足辦”正好負責青少年精英選拔工作,而且負責選拔的教練也全部都由其指定,于是便提出將原本應由國管部負責的國少隊劃歸至“城足辦”名下,直至其最終離開中國足協。
2024年4月,中國足協宣布內設機構優化調整方案,部門由19個壓縮為14個,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重新設立“青少年足球部”,但這個部門實際是由“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轉化而來。在足協宣布這個方案之前,曾有有識之士明確建議足協:還是將國少隊重新劃歸到“國管部”,這便于建立起真正的“大國家隊”。放眼整個亞洲乃至世界,在國字號隊伍管理上幾乎全都由一個部門實施統一管理,只不過部門內部設立不同的小組,對應管理國家隊、或青少年國家隊。而且,無論是在隊伍的管理、管理經驗等各個方面,“國管部”較“青少部”也更為豐富,更能符合實戰需求。不過,這樣的建議并未得到采納。
直至此番08國少隊在沙特U17亞洲杯賽上折戟,這才讓足協領導痛下決心,將國少隊重新劃歸“國管部”。而當初國管部所提出的“大國家隊”概念,也只有在此時才能真正全方位地展開實施。
②理順管理利于09球員發展
其實,這次從09年齡段隊伍開始、包括往后各級國少隊全部劃歸國管部負責,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情況,即09年齡段隊伍本身的“特殊性”。說得更直白些,就是:2009年齡段球員將是2032年布里斯班奧運會男足賽的適齡參賽球員。
盡管大多數球迷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以中國足球現有的水平,進軍奧運足球的難度遠高于國足沖擊世界杯賽的難度,畢竟奧運男足的名額又進一步減少了,但這并不等于中國足球就應完全放棄,更何況如今距離2032年奧運會開幕還有六七年的時間。所以,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2009年齡段隊伍完全有別于2008年齡段隊伍,所受到的重視程度肯定將超過08年齡段隊伍。
更何況,2008年齡段球員在完成了今年4月份的U17亞洲杯賽任務后,下一次再代表國字號隊伍參加亞洲大賽時,將是2027年的第43屆U20亞洲杯賽,但這一屆U20亞洲杯賽的適齡參賽球員是2007年齡段球員,08年齡段球員最多只能是一股“補充力量”。但2009年齡段球員在參加完2026年第21屆U17亞洲杯賽后,還將是2029年第44屆U20亞洲杯賽的主打球員,再吸納補充部分2010年齡段球員。
實際上,中國新一屆2007年齡段國青隊至今尚未對外正式宣布主教練,也未能正式組建隊伍展開過集訓或安排國際熱身賽,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08年齡段U17國少隊原來歸青少部負責,07年齡段新一屆國青隊將歸國管部負責,國管部先前是一直在等待著08年齡段隊伍完成賽事任務后再就主教練事宜進行選擇、定奪,甚至都做好了最晚要在今年11月份卡塔爾U17世少賽后才會組建的準備,而且隊伍集訓也是原計劃要在08國少隊徹底解散后再安排。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就是涉及到跨部門交叉管理的問題。
設想一下,2009年齡段隊伍依然由青少部負責,假設隊伍能在2026年U17亞洲杯賽上殺入八強,這還相對好一些,畢竟隊伍還要繼續參加世少賽。但假設隊伍還是和08國少隊一樣、未能殺入亞洲前八,則對這些孩子而言,意味著他們從小就被亞洲對手甩到了身后,等升格為未來的國青隊,意味著追趕的難度將更大。而且,因為隊伍的組織、管理不在國管部,國管部就沒有相應的編制,也就無法提前組織集訓、安排更多的國際比賽,讓這個年齡段的球員盡可能多地積累國際比賽的經驗。而青少部在09年齡段隊伍完成賽事之后,恐怕也沒有可能再繼續保留隊伍,于是,這個年齡段隊伍就又將處于“三不管”狀態,隊員們無疑又被耽擱了。只有等09年齡段國青隊開始準備第44屆U20亞洲杯預選賽時,國管部才可能將隊員們重新組織起來。
但是,如今隨著各年齡段國少隊全部都納入到國管部的管理體系與架構之中,不管09年齡段隊伍是否能在下屆U17亞洲杯賽上殺入八強,國管部都可以想辦法繼續保留隊伍,只不過以其他各級國字號隊伍的名義將隊員組織起來展開集訓,并為隊伍創造更多的國際比賽機會。譬如,在2007年齡段國青隊組織集訓時,可以以考察的名義,全部召入2009年齡段球員展開集訓并安排國際比賽;等等。這就類似于最近幾年來像日本隊、烏茲別克隊等“以小打大”的情況。 當然,前提就是所有隊伍都是在一個部門的統一安排、協調之下。
③更利于各級隊伍間的銜接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各級國字號隊伍劃歸一個部門統一負責,在各級隊伍組織集訓時,其實就可以考慮兼顧事宜,即各級隊伍允許更多的“跳級生”存在。
譬如,像原來08年齡段國少隊曾召入過像盧琦政、李鈞鵬兩名09年齡段“跳級生”參加集訓,而且李鈞鵬還進入23人報名名單參加了預選賽。本來,從隊伍的銜接角度考慮,08年齡段國少隊參加這次U17亞洲杯賽時,就完全應該將這兩人帶上,哪怕是不打首發,現場經歷和感受一下亞洲大賽的氛圍,也是有利于這兩名09年齡段小球員的成長的,而且未來09年齡段國少隊開始準備下一屆U17亞洲杯賽時,就可以成為09年齡段隊伍中的絕對核心和骨干。更何況,這兩人是具備了“跳級”的能力的。但是,從備戰決賽階段比賽開始,這兩人就再也沒有隨隊參加過集訓。
相比之下,像與中國08國少隊同組的烏茲別克隊、泰國隊,都有09年齡段隊員參賽。于是,等09年齡段國少隊備戰時,這些隊伍中的適齡球員經歷過一屆U17亞洲杯賽時,再隨各自隊伍準備第二次U17亞洲杯賽時,不管是心理還是臨戰狀態等都將完全不同。像當選本屆U17亞洲杯賽最佳射手的20號阿列夫(攻入5球)就是2009年出生的,下屆依然還是鋒線絕對主力;泰國隊更是召入了一名2010年出生的小球員,就是目前在曼聯梯隊效力的14號前鋒梅克斯,可以再參加兩屆賽事。而即將到中國來參加呼和浩特四國賽的澳大利亞隊,則有3名球員參加了今年4月的U17亞洲杯賽,這3人將成為澳大利亞09年齡段國少隊的核心骨干。
這就像是今年3月份的中國國家隊、中國03年齡段U22國足各自展開集訓時,大幅度從下一級隊伍中提拔年輕球員入隊,特別是像安東尼奧所率的U22國足,一下子從05年齡段國青隊伍中提拔了9名球員,另外還有楊皓宇這樣一名無緣U20亞洲杯賽的球員,這些球員以小打大,等未來重新回到05年齡段隊伍時,整個情況恐怕也就完全不同。
所以,08年齡段國少隊沒有“跳級生”,但接下來09年齡段國少隊組建時,或許就會涌現出更多的“跳級生”,而且作為管理部門,肯定也將更注重各級隊伍之間的銜接。
從這個角度來說,此番中國足協調整各級國少隊的對口管理部門,實際上整體是有利于國字號隊伍的長遠建設與發展的。當然,各級國字號隊伍管理“一體化”之后,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實際上所牽涉到的各項工作才剛剛全面展開,需要在隨后的實踐中不斷去改進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