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意大利特約記者 沈天浩
結束了?結束了。
歐聯杯1/4決賽被羅馬雙殺,AC米蘭失去了本賽季最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目標。接下來就漫無目的了嗎?也不是。下周一的德比,紅黑軍團需要拼盡全力,但比起追逐屬于自己的勝利,這更多地是為了避免國米的“完全勝利”。米蘭延續著對歐聯杯這項賽事的冷漠情感,卻未能延續近些年對陣羅馬的優勢紀錄,奧林匹克的這個夜晚,意味著皮奧利的球隊在前年夏天贏得聯賽冠軍之后,已經連續兩季顆粒無收。又是一個令人失望的結局。
失望和成績沒關系。米蘭在聯賽32輪之后拿到69分,比奪冠賽季同期還多1分,在歐冠小組第三出局,但同組兩支球隊最終殺入四強,證明了“死亡之組”不僅是個借口。真正的問題在于,這不再是一支從精神層面能夠給你帶來正面感受的球隊。相比之下,2020-21賽季的米蘭或許沒有今天這支強大,但給人的感覺是朝氣蓬勃的,在場上總能拼光最后一顆子彈,并屢次在補時階段上演奇跡。
現在呢?一種奇怪的現象籠罩在米蘭內洛上空:這支球隊只有取得一波連勝,且場面過程都無懈可擊,才能贏得外界的部分認可;一旦輸掉一場球,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那點信任就會瞬間清零。終場哨響后,AC米蘭全隊又一次來到了看臺下方,接受極端球迷的訓話。距離德比還有三天,米蘭一邊擔心遭受同城死敵的徹底羞辱,一邊承受著自家球迷們的羞辱。“拿出你們的XX來!”看臺上代表發言的球迷領袖將生殖器掛在嘴邊,口型清晰可辨。
這樣的場景并非頭一次發生。上賽季米蘭客場負于最終降級的斯佩齊亞,球隊整場表現一無是處,全隊在賽后同樣來到了遠征軍所在的看臺下方,南看臺的球迷領袖在上面喊話,球員們在下面毫無表情,皮奧利則輕微點了點頭。在意大利,極端球迷組織經常與違法犯罪行為聯系在一起,這樣的畫面給人帶來的沖擊感極其強烈。
可真的有必要這樣嗎?退一萬步講,如果球隊的狀態已經跌進谷底,全線戰績徹底垮塌,這樣的姿態在某種程度上還讓人更容易理解,但現在的米蘭遠遠沒到那份上,這樣的畫面只能代表球隊目前的極端浮躁。歐聯首回合主場負于羅馬,萊昂在被換下時遭受了圣西羅的大規模噓聲(別忘了,米蘭在那場比賽之前已經雙線取得七連勝),賽后的心情顯然受到了影響,并在混采區與記者發生言語沖突——這一切本來都沒必要發生。
起初,皮奧利是這種浮躁的受害者。他困惑于自己如何努力都得不到外界的充分認可,他厭倦于回答發布會上眾多的挖坑提問,他憤怒于自己下課的傳言在賽季中期就傳得沸沸揚揚。現在,皮奧利也成了這種浮躁的一部分。首回合被德羅西戰術壓制之后,他滿心希望球隊在次回合的客場盡快追平總比分,卻在又一次早早失分之后徹底破防。羅馬不是沒有給過機會:切利克對萊昂犯規染紅,讓紅黑軍團在超過60分鐘的時間里多打一人,可皮奧利搞砸了。
米蘭主帥采用了最浮躁的換人方式。第40分鐘,約維奇將本納塞爾替下,紅黑進攻群在對方禁區里顯得越發擁堵,陣中最擅長把控傳球方向的人卻已經被撤下。從中場更衣室走出后,皮奧利又用丘庫埃澤換下洛夫特斯-奇克,祭出一套415陣型,同時向整座奧林匹克球場發出一條語音消息:“我們要全力進攻!”可喊破喉嚨也沒用,米蘭無法把人數優勢轉化為場面優勢,前場配合基本為零,屢次圍攻只是表象,實際上下半場兩次最好的機會都來自羅馬一方,如果斯皮納佐拉和亞伯拉罕在門前把握機會能力更強,紅狼本可以更大的比分羞辱對手。
萊昂踢得過于隨意?吉魯體能已近極限?普利希奇歐戰疲軟?洛夫特斯-奇克不該首發?在這樣一場比賽過后,探討個體球員的技術表現,已經沒有太大意義。足球世界里,輸球在所難免,這支米蘭也遠未達到對陣羅馬必勝、歐戰四強打底的實力。這場比賽真正的新聞在于:一向沉穩持重的皮奧利,在比分落后、多打一人的復雜局面下,居然開始胡亂換人了。這并非他通常進行臨場調整的方式,可為什么會這樣?或許是與成績和帥位有關的巨大壓力,讓他再也沒辦法平靜地做自己。
亦或是空氣中彌漫的那股浮躁勁兒。太多憤怒,太多問責,太少耐心:AC米蘭的2023-24賽季,就像是一場持久而劇烈的焦慮癥。獎杯從地平線上消失不見,最后的那包解藥,也被扔到了下水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