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季孟年杭州報道
亞運女籃半決賽,中國女籃與神秘之師朝鮮女籃相逢。原本,外界期待著一場頂級內(nèi)線之間的對抗。由于朝鮮中鋒樸津阿因傷缺席,本場比賽失去了最大的看點。
除了樸津阿之外,朝鮮隊剩余球員最高的就是她們的12號蘆淑英,其身高也不過1.82米而已。雙方巨大的身高差距,導致比賽從一開始就出現(xiàn)了一邊倒的情況。中國女籃屢次送上火鍋,全場比賽一共有10次封蓋入賬。首節(jié)戰(zhàn)罷,中國女籃便已經(jīng)領(lǐng)先16分。全場比賽比賽結(jié)束,中國女籃得分又一次破百,凈勝對手多達56分。
“比賽開局的時候我們打得太簡單了,可能還是覺得對方身高不夠,就一個勁兒去打內(nèi)線,反倒是出現(xiàn)了一些失誤。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們進行了一些調(diào)整,下半場我們逐漸打出了自己的節(jié)奏。”鄭薇在賽后總結(jié)比賽的時候說道。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即便朝鮮的陣容齊整,中國女籃面對對方也擁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更何況樸津阿缺席,比賽的懸念早早消失,但中國女籃還是希望利用這樣一場比賽,來為后面的較量打基礎。
這一次中國女籃在亞運會舞臺上,真正意義上只有韓國和日本兩個對手。甚至可以說,只有日本隊有機會給中國女籃制造威脅。因此不論是在小組賽階段,還是在進入到淘汰賽之后,中國女籃都在做著相應的布局與準備。
例如說,鄭薇開始要求球隊更多打換防,限制對手的三分球出手。哪怕是被外界認為腳步移動能力可能不算特別出色的李月汝,這一次亞運會同樣被多次被要求換防到三分線外。在鄭薇看來,這一場比賽朝鮮陣中雖然沒有大中縫坐鎮(zhèn),小陣容反倒是更有利于中國女籃備戰(zhàn)后面的比賽。
“今天我們所面對的,就是一支沒有中鋒,以小個球員為主的球隊。每個人對位的,都是比較小個的球員。就整場比賽來看,大家都在努力去做,做得也非常好。”
盡管鄭薇并沒有提到日本隊的名字,但現(xiàn)如今中國女籃所有的一切準備工作,都是在針對這個我們亞運會上可能遇到的,最為強勁的對手。
至于說此前幾場比賽中國女籃都贏得比較輕松,接下來突然在絕對交鋒強敵,鄭薇的確有自己的擔憂,但她也相信球隊會準備好。
“這確實是一個難題,但我們一直都在保持有著很高強度的訓練,并且在訓練里面,會為比賽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做一些準備。在決賽里面,如果我們遇到困難,需要一個很好的應對,我相信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鄭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