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報道
就在兩天以前,人們還不太相信陶強龍會在中超聯賽中首發,結果他不僅做到了這一點,甚至還在本輪上演帽子戲法。23日晚,武漢三鎮以5比0擊敗南通支云。賽后,陶強龍拿走了比賽用球,他說,“很開心能夠在一場比賽打入三球,未來,我會一直努力下去。”
在2020年那次受罰之后,陶強龍經歷了一個異常復雜的心路歷程。從長期禁賽,無球可踢,到艱難復出,重返國字號,直至后來經歷保級大戰,人生中的第3次轉會,現在,他終于找回那么一點初出茅廬的味道。但實際上,假如不是阿齊茲在賽前突遭禁賽,陶強龍也許還會被埋沒一段時間。
陶強龍曾經被譽為“天才前鋒”,2018年,《衛報》把他列為“世界60大天才球員”。確實,他的踢球意識,以及對足球的感覺,是任何事情都無法阻擋的。即使遭遇長期停賽,也是阻止不了。復出沒過多久,他就被揚科維奇召回U23國家隊。
但在今年聯賽開始前,隨亞運隊前往阿聯酋、新西蘭集訓時,陶強龍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打擊。亞運隊先后以0比2、1比3不敵新西蘭,當時,他對記者坦言,“真是有一種深深的無助感,而且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不同于大多數隊友,4年前,陶強龍曾和這批新西蘭球員有過一次交手——2019年熊貓杯,當時作為U18國青隊長的他,雖然也是帶隊失利,但當年兩隊之間的差距,在很多方面還算是肉眼可見。而如今在一些比賽細節上,則是顯得有點遙不可及。
陶強龍也很清楚這種差距的形成,其實去年踢迪拜杯,再次遇到老對手阿聯酋,他就感受到這4年光陰所帶來的變化。但在新西蘭之行結束后,人們更擔心的,是陶強龍的未來,“回俱樂部能踢上比賽嗎?”這是他和很多隊友所面臨的一個共同課題。去年,陶強龍曾中途隨國奧隊赴歐拉練,但返回俱樂部,也未得到太多出場機會——報名9次,2次替補上陣,累計時間只有22分鐘。
顯然在年輕球員中,佩德羅對于陶強龍并不是特別感冒,相反他更喜歡的是張輝。今年,中超又沒了U23政策,陶強龍的角色更加尷尬。在訓練中,佩德羅甚至經常安排他改打中鋒,扮演阿齊茲的替補,可陶強龍才只有1米72。實際上哪怕平時就是這樣練,在比賽中,一旦中鋒需要調整,陶強龍也很難輪得上機會——前8輪,他依然只得到10分鐘的出場時間。
所幸此番做客南通,陶強龍把握住了機會,完成了大爆發。一場比賽打入3球,也是在佩德羅面前證明了自己。不過,對他來講,2023年真正的考驗不在中超,而是奧運會預選賽和杭州亞運會,而這又要說回前文的話題:在中超實現正名后,陶強龍又該如何扛起外戰的大旗?
下個月的國際比賽日,陶強龍就將遇到他的老對手韓國隊。幸運的話,他有望再戰吳賢揆(蘇超凱爾特人)和許律(光州FC)。實際上,追溯到4年前的那場亞青賽預選賽,三人當時同場競技,陶強龍的起點要比吳、許高出很多。當年,吳賢揆也是剛踢上職業聯賽,沒有任何進球斬獲,許律甚至是就讀于錦湖高中,但中韓足球環境的差異,特別是兩國對于本土年輕球員培養思路的差異,還是造就彼此發展路徑的不同。兩年前在大連人復出時,陶強龍曾對記者表示,雖然這條路很苦,很艱難,但從沒有放棄夢想。可是,話說回來,即使現在有了那么一點苦盡甘來,也是相對于自身的進步。他也認為,很多亞洲同年齡段的佼佼者,這些年的進步都已超出想象。
所以,當今天陶強龍好不容易揚眉吐氣一把時,我們更應該有必要的反思:為何這樣一位希望之星,在中國被埋沒了那么多年?這個“通病”應該如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