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奧利
德國和西班牙,本屆世界杯兩桿傳控大旗,都窩窩囊囊地提前折斷了,甚至都談不上站著死...
傳控不行了?
似乎不是從這屆世界杯才不行的:德國連續兩屆世界杯折戟小組賽,西班牙也好不了多少,兩次止步16強罷了。
傳控是什么?
保持控球,以傳球技術好的前提,節省體能,減輕防守壓力,弱化前鋒的終結能力,控球多且打門少,場面逐漸催眠。
傳控的關鍵是什么?
不是控球,而是能通過前場逼搶快速奪回球權,前場逼搶是傳控型球隊強弱的標準,如果一旦丟失球權而前場又搶不下來,就等著被打反擊吧!
傳控的殺招是什么?
變節奏的能力,西班牙和巴薩能夠憑借傳控拿下關鍵,關鍵是擁有梅西、小白等具備變節奏能力的球員,否則,就是西班牙和巴薩過去幾年的樣子。
相比德國,西班牙的打法更催眠,而小組賽創造機會、預期進球、射門等數據均名列前茅但最終被淘汰的德國則差在終結效率。
德西的共同點是鋒無力,西班牙自在哥斯達黎加刷了7個球后場均火力不足1球,甚至點球大戰都踢不進;德國自沒有了類似克洛澤、戈麥斯這樣的傳統中鋒后,現役世界杯最佳射手穆勒連續3場小組賽進球助攻均掛零,更殘酷地說,連續2屆世界杯進球助攻均掛零。
傳控型球隊不是本屆大賽被破解的:巔峰巴薩也畏懼穆式國米的大巴和反擊;利物浦的高位逼搶戰術就是為了破解傳控而生的;而拜仁除了高位逼搶,還加強了中場肌肉流沖擊,一次又一次地在巴薩傷口上撒鹽。
傳控型球隊的局限是什么?
在高位逼搶遍地且單場比賽允許換5人后,傳控型球隊6號位位置幾乎面臨整場高強度的防守壓迫,布教授扛不住,基米希不適應,德西的出局也不意外。
此外,雖然逼搶加劇,傳控型球隊對變節奏球員要求越來越高,小白只有一個,魔笛也年事已高,既安于傳控,又有能力冒險處理球的球員正逐漸獨角獸化。
面對對手的深溝高壘,一旦傳不進去幾乎就是鋒無力。
至于觀賞性?
傳控讓比賽縱深向前減少,邊路靠速度和技巧突破受限,同時爆射減少,比賽觀賞性必然失色。
傳控的本質充斥著保守和高性價比,缺乏冒險精神。
由于傳球是最好練的單項訓練,所以也容易復制,所以隨著瓜帥、巴薩和西班牙們過往的空前成功,傳控自然可以輕松引領一個時代。
但傳控足球背身擺脫的風險不斷曝光,缺乏突破和終結的局限性始終如一,再加上傳控足球會犧牲觀賞性,所以近年來德西等傳控球隊被暴打,輿論也很難不拍手稱快!
甚至不客氣地說,以德西目前的水平,提前郁悶死,似乎比被真正的強隊暴打出局體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