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上半場比賽結束,中國女足處于一片愁云慘淡之中。雖然場面和射門數都占據優勢,但是女足創造出的絕對機會極少,反復在外圍的傳遞沒辦法威脅到對面的門將。下半場第60分鐘,主教練水慶霞做出了換人調整,19號張琳艷替補出場。而這,宣告了中國女足絕地反擊的序幕:短短30分鐘內,張琳艷提升了女足前場的進攻效率,這使得女足在前場的圍搶效率大幅提升。收獲國家隊首球的張琳艷,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本場比賽女足的關鍵小姐,而她只是個01年出生的小將……
在比分0比2落后的情況下,女足主帥水慶霞做出了一個當時看起來有些爭議的決定:用小將張琳艷換下隊伍核心王霜。盡管王霜本場比賽還未完全傷愈,但讓還沒打進過進球的廣州隊小將換下球隊的頭號球星,還是需要主帥有足夠的勇氣。
但張琳艷一登場就展現出和其他球員完全不同的特點。在上半場比賽時,女足的傳控效率太低,主要的表現就是在后防線上反復傳遞,沒辦法將球打到關鍵的禁區角上。這一方面當然和韓國隊務實的打法有關系,但另一方面,是女足無法在小范圍內展開對對手的有效逼搶,而主要的原因就是動作頻率偏慢。張琳艷登場之后,第一個改變就是在中場的動作頻率更高,在對方后腰拿球時,她迅速上搶,讓對方的出球成功率大幅度下降。在張琳艷登場后5分鐘內,中國女足已經掌握了場上的主動權,開啟了絕地反擊的序幕。
本場比賽的三個進球都和張琳艷有關。比賽第67分鐘,張琳艷在禁區左側傳中,造成韓國隊后衛手球,唐佳麗將點球罰進,場面為之一變。而在罰進點球之后,張琳艷進一步用進球將女足的形勢徹底逆轉:第71分鐘,唐佳麗投桃報李底線附近內切后傳中,張琳艷在大禁區迅速啟動,前插到6碼附近高高躍起將球頂進左上角。這個球,張琳艷在唐佳麗下底時就開始從禁區外前插,在唐佳麗傳中出來后又加速前插,最后一記精彩頭球終結這次進攻,展現出強勁的爆發力和出眾的腰腹力量。本屆亞洲杯唐佳麗剛剛在首戰完成國家隊首秀,這場最關鍵的比賽她又實現首球,已經展現出未來接班王霜的潛質。
而在補時階段的反超進球中,張琳艷也參與到了整個進程。雖然關鍵一傳來自王珊珊,進球的肖裕儀也是水慶霞換上的球員,但張琳艷的威懾力卻讓人驚嘆:她拿球時對方三人圍堵,這是對這位年輕小將最好的肯定。令人驚嘆的是,張琳艷2001年10月出生,剛剛度過了21歲生日的她在場上卻全無懼色,用了短短30分鐘就讓韓國后防線對她如此忌憚,這樣的發揮,讓人遐想無限。
回顧張琳艷的成長道路,也讓人感嘆遵照足球規律辦事有多么重要。張琳艷出生于四川綿陽,從小就被送到恒大足校接受足球培養,在恒大足校成長起來之后又進入了廣州女足。廣州女足這幾年的成績其實并不好,但接受了現代足球訓練的張琳艷在比賽中展現的快速、直接、有威脅的風格,是自從賈秀全時代至今女足少見的球員。張琳艷的橫空出世,或許也會讓人聯想到2006年亞洲杯奪冠時橫空出世的馬曉旭,希望她能夠避免后者坎坷的職業生涯,真正和中國女足一起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