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德昕
全明星正賽從去年開始將末節改成了目標分數制,這使得雙方的對抗變得更加激烈,也讓比賽的終結方式更動人心弦。
今年的正賽沒有像去年那般膠著,但當利拉德用連續三記三分球帶走勝利時,人們還是要為利指導的那顆大心臟而驚呼。特別是當他在剛過中圈的位置打中絕殺進球時,現場的氣氛被推向了高潮。
即便是在全明星舞臺,利拉德仍是關鍵時刻最耀眼的那顆星,本賽季他更將殺手的定義推向了一個新的極致。
截至全明星賽前,利拉德本賽季關鍵時刻的表現達到了荒誕的地步,如果能把數據保持到賽季結束,他就將成為NBA歷史上單賽季關鍵時刻發揮最驚人的球員。
根據統計,利拉德本賽季一共打了71分鐘關鍵球(比賽最后5分鐘且分差5分以內),在這期間,他的總得分達到了不可思議的104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將其轉化成每分鐘得分,再乘以利拉德的場均出場時間——如果他能一直按照關鍵時刻的表現輸出,那么利拉德的場均得分應該是52.7分。
只有高產并不足以說明利拉德的出色,更重要的是他的高效。
本賽季關鍵時刻,利拉德49次出手命中31球,三分線外24中14,罰球線上28投28中。更直白地來說,利拉德關鍵時刻的真實命中率達到84.8%。在NBA開始統計play-by-play數據后,還從沒有哪名球員能在單賽季完成至少100次關鍵出手的同時,保持超過70%的真實命中率。2006-07賽季,爵士高炮奧庫完成了110次關鍵時刻出手,同時真實命中率達到68.4%,那是目前的NBA紀錄。
而眼下利拉德和奧庫的差距,就相當于奧庫和歷史第230名之間的差距——2002-03賽季,雷·阿倫以52.1%的真實命中率完成了143次出手。
NBA的play-by-play是從1996-97賽季才有的,在那之前的數據我們無從查考。但眾所周知,三分球的出現使得NBA球員的真實命中率水漲船高,而在1996年之前,球員對三分的依賴遠不如現在,他們投出更高真實命中率的可能性較低。
而且即便是在現有的統計范圍內,我們也包括了第二個三連冠最后兩年的邁克爾·喬丹,整個職業生涯的科比、詹姆斯和庫里,以及其他一些頂級的得分手,但沒有任何人能接近本賽季利拉德的關鍵球表現。
除了將自己的射程拉長到不可思議的位置,利拉德還把自己本已足夠冷血的關鍵球發揮變得更加駭人。如果讓你選擇一個球員來幫助自己的隊伍打關鍵時刻,本賽季的利拉德絕對是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