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影院韩国伦理在线_国产成人91久久精品_日韩视频专区_国产国语**毛片高清视频

【觀察】從被鵜鶘橫掃到勝湖人 利拉德這2年干了啥?

孔德昕08-19 21:13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德昕

2017-18季后賽首輪,西部第三的開拓者對上第六的鵜鶘,利拉德vs濃眉。ESPN22名專家一致看好開拓者晉級,結果卻是他們被4比0橫掃,利拉德完全被鎖死。

2019-20季后賽首輪,西部第八的開拓者對上第一的湖人,場上依然有利拉德vs濃眉。這回絕大多數人看好湖人晉級,但利拉德轟下34分帶隊拿下了首戰。

時隔兩年,利拉德再和老對手碰面,為什么這一次的局面完全不同了呢?

利拉德的進化

如果現在你問保羅·喬治,利拉德去年季后賽首輪絕殺雷霆的三分是不是糟糕的出手選擇?他可能會給你一個不同的答案。

因為眼下,利拉德真的已經把那樣的超遠三分投成了家常便飯,而且準度高得嚇人。

根據統計,利拉德本賽季30英尺(9.1米)外三分130中54,命中率(41.5%)遠超聯盟平均水準(22.9%)。另外54球也是單賽季這個距離的三分命中率新紀錄,之前是25球。和他自己相比,上賽季利拉德30英尺外三分是50中16,被鵜鶘橫掃的2017-18賽季則是36中9。

當一名球員能將9米開外的三分投得像中投一樣時,他對于防守陣型的改變是顛覆性的。

我們看看今天利拉德左右比賽的三分球是在哪里出手的。

就憑濃眉的身高和臂展,他踩在三分線外已經能拒絕聯盟99%的出手了,但利拉德就是如此不講理。而這樣的射程所帶來的優勢就是,鵜鶘進攻端的空間大的離譜,幾乎是湖人的1.5倍!

那么還有多少人記得2018年鵜鶘橫掃開拓者的時候是什么情況?當時新奧爾良人針對利拉德的防守策略并不復雜,遇擋拆就夾擊,結果利拉德徹底被鎖死,系列賽場均18.5分,命中率35%,三分命中率30%。但那時候的利拉德尚未完成進化,看看下面這2個回合你就明白了。

彼時的利拉德通常在三分線外一步的位置發動擋拆,濃眉踩著三分線正好可以覆蓋到。這樣一來,即便利拉德能及時出球,開拓者的進攻空間依然就是三分線一圈,鵜鶘很容易通過后續輪轉完成補位。

但當利拉德把自己的擋拆區域提到三分線外三步的時候,完成擋拆后的空間實在太遼闊了。而一旦濃眉或者霍華德這樣的中鋒稍一遲疑,沒能提到足夠高的位置干擾,利拉德張手就投,這就是今日他最后時刻的兩記三分。

其實利拉德今天賽后采訪的一段話已經給我們解釋了他的變化。“過去兩年我一直像這樣打球,夏天的時候我找到了讓球隊和我打得更輕松的方法,找到了我可以提高的地方,從那時起超遠三分就被我加進了技能包。現在我覺得演出開始了,我的訓練師一直告訴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投入的那些努力如今有了回報。”

倒推兩年的話,正好是開拓者被鵜鶘橫掃的那個夏天。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濃眉率隊讓利拉德吃了癟,這位全明星控衛才開始苦練這一手絕技。不得不說利拉德修煉的邏輯很簡單——我只要出手點足夠遠,讓你根本來不及包夾就好了——但真正能把超遠三分投到這個準度的球員,實屬鳳毛麟角。

有了這一武器之后,利拉德在場上更加游刃有余,面對包夾他也能更加自如地應對。比如像這樣加速突破,然后尋找隊友。

或者干脆改打無球,完成接球跳投。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球跳投這方面利拉德的進步也是肉眼可見的。最近三個賽季他的接球投三分命中率分別為35.6%、38.9%和40.3%,今年復賽后的8場常規賽更是高達52.4%。當他把自己無球威脅也提升到庫里那個級別時,就真的躋身了超級球星的行列。

開拓者的重塑

如果僅僅是利拉德一個人升級,開拓者的改善還會如此明顯。伴隨著當家球星的進步,波特蘭人更加合理地配置了陣容,并且重塑了戰術理念,從而真正跳脫出了只依賴雙槍的困局。

首先,開拓者在鋒線上安裝了兩個炮臺。回到被鵜鶘橫掃那一輪,開拓者的鋒線輪換是埃文·特納、阿米奴、哈克利斯和康諾頓,四個人在當時都并非值得信賴的投手。雖然阿米奴那輪投出了43.3%的三分命中率,場均17.3分,但那是鵜鶘故意放空他的結果。事實上2017-18常規賽,開拓者隊內除雙槍一共只有兩名球員場均接球投三分超過2次,分別是命中率37.2%的阿米奴和34.4%的康諾頓,所以鵜鶘才會放心大膽地放空他們的側翼。

而眼下,站在雙槍和努爾基奇之間的是小特倫特和安東尼。復賽之后這兩位接球投三分達到了什么級別?小特倫特命中率54.2%,場均進3.3個,安東尼命中率51.7%,進1.9個。這和17-18賽季的側翼威脅已經無法同日而語。

今日一戰安東尼和特倫特的手感都不算出眾,生死時刻之前安東尼4中1,特倫特3中0。但出手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命中率總是相對穩定的,在利拉德連中三分被湖人更加緊密地包夾時,安東尼和特倫特一人一記空位三分,為比賽蓋棺定論。

其次,開拓者適當地分散了進攻重心,不再把發起進攻的任務都壓在利拉德一人身上,這讓球隊不會輕易被抑制。在遭遇鵜鶘橫掃的那個系列賽,利拉德場均傳球58.3次,努爾基奇37.0次,CJ則只有29.5次(當時特納占據了一定戲份)。而本賽季復賽后的8戰,利拉德場均傳球60.8次,努爾基奇47.6次,CJ49.4次。

在這一鐵三角組合里,努爾基奇和CJ過渡球的次數明顯增多。努爾基奇高位策應和手遞手的作用更加明顯,CJ也獲得了更多單打或者持球擋拆的機會,這不僅減輕了利拉德的負擔,同時也讓開拓者的進攻更加多樣化,很難被對手簡單的策略堵死。

當然了,開拓者的重塑和利拉德的升級是密不可分的。側翼的準度提升也是因為利拉德更加變態的吸引力給他們創造了更好的出手環境,另外利拉德把自己打造成更具威脅的無球點,這讓開拓者其他人發起進攻時的難度降低。

結語

言而總之,2年前的慘案讓利拉德開啟了升級模式,去年絕殺雷霆算是階段性成果,如今的利拉德則是完成品——伴隨著他的進化,籃球這項運動很可能進一步革新,一如當年庫里掀起三分浪潮。回到這輪系列賽,雖然客觀實力依然是湖人占優,但開拓者已經不再是一拳兩拳就能捶爆的對手,詹眉在沖冠之路的起步階段就遇到了大麻煩。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孔德昕

體壇+籃球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