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宮珂
當WTA年終總決賽簽表揭曉時,卡·普利斯科娃看起來并不是出線希望最大的那一個。畢竟與她同組的哈勒普與衛(wèi)冕冠軍斯維托麗娜都更擅長打總決賽所采用的室內(nèi)硬地,而本賽季上升勢頭極為迅猛的安德萊斯庫都隨時有可能爆發(fā)出讓人意想不到的能量。甚至在賽前,普利斯科娃自己都注意到了:“我可能是我們組里唯一一個走進攻路線的,場地速度有點慢,對我來說也會有點難。”
但即使艱難,普利斯科娃還是成為了紫組打入四強的第二人。你或許說她的晉級要多謝安德萊斯庫因傷退賽“送給”她一場直落兩盤的勝利,但同時你也無法否認普利斯科娃在哈勒普的生死戰(zhàn)中為自己拼下了出線機會。在紫組小組賽末場的生死戰(zhàn)中普利斯科娃先是首盤讓哈勒普一局未得,隨后又在賽末階段抵抗住對手反攻勢頭,把半決賽入場券緊緊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不被看好甚至場地都不適合自己的情況下,普利斯科娃是如何成功突圍的?首先不要忘記,普利斯科娃在過去兩年的年終總決賽中都打入了四強,這也意味著她不僅在室內(nèi)硬底上也能打出好比賽,同時也頗為適應(yīng)有如心理戰(zhàn)一般的小組循環(huán)賽制。
面對深圳球速更慢的場地,普利斯科娃確實也如想象中經(jīng)歷了一番掙扎,但在這里度過了快兩周的時間后,她好像找到了自己的竅門。“我是那種適應(yīng)性很強的球員,我需要的是時間。打得越多,適應(yīng)得越快。”這段時間的訓(xùn)練和過去兩場小組賽幫助普利斯科娃找到了手感,與斯維托麗娜的“超級搶七”首戰(zhàn)更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我的第一場比賽對我?guī)椭艽螅驗槠渲杏泻芏嚅L回合,比分也非常接近。”
但即使慢速場地對普利斯科娃來說已不再是阻擋她前進的障礙,一向直率的她卻依舊不掩飾自己的喜惡:“我還是不太滿意場上球速。在比賽中好幾次我都在想,她(哈勒普)怎么能接到球呢?我以為打了個漂亮的好球。“
一個半月前在鄭州頂級賽拿下冠軍時,普利斯科娃曾認真地說自己希望能在中國賽季打出好成績。但轉(zhuǎn)戰(zhàn)武漢和北京,她僅在兩站比賽各自取得一場勝利。來到深圳之后,她經(jīng)歷了小組賽的開局不利,卻又意想不到地進軍淘汰賽。從近乎完美的開局到遭遇起伏再到重拾狀態(tài),普利斯科娃終于讓自己的表現(xiàn)回到應(yīng)有的軌道上,這期間的她是否也迎來了一次心態(tài)上的”改頭換面“?
“兩周的時間不太可能改變太多事情。”談及心態(tài),普利斯科娃并不認為自己和過去幾周有太大的不同,但賽季末想要“沖刺”的想法無形間卻推了她一把。“但這是我最后一站比賽了,我只想傾盡所有。不管我在武漢和北京打成什么樣子,在這里我打的好,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