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辣圖】吃了敗仗怪罪“楊貴妃” 法國人的戰爭哲學

文/王勤伯
今年10月15日,是偉大的荷蘭女藝術家瑪格麗莎·澤爾的100周年忌日。
1876年,瑪格麗莎出生在荷蘭,不知道為什么,從小她就在金發碧眼的荷蘭人里顯得很獨特,因為她是黑頭發和顏色較深的皮膚。幼時瑪格麗莎經歷了家庭經濟破敗,父親出走,母親早夭的悲劇,19歲時就嫁給一名比自己大22歲的荷蘭軍官,婚后遠赴印尼爪哇。
1903年,返回歐洲的瑪格麗莎和丈夫離婚,27歲的她失去了女兒監護權,同時還必須尋找工作維持生計,先后從業于馬戲團、模特業和舞蹈表演。
由于那個年代每個人的履歷很難查證,瑪格麗薩為自己編造了一系列來自神秘東方的謊言,例如她是爪哇印度僧侶的后裔,從小學習印度神舞。她為自己取了藝名瑪塔·哈里。在法國巴黎,她的東方神秘感和暴露的穿著贏得了法國公眾的喜愛,成為娛樂紅人。可以說,她改變了巴黎的娛樂業,改變了巴黎的夜生活,她甚至是20世紀女性裸露的先驅者。
同時,放蕩的生活方式也讓瑪格麗莎成為法國上流社會常客,甚至是多國高級軍官的情婦。一戰爆發后,由于荷蘭是中立國,瑪格麗莎可以在各交戰國穿行,她也成為一名雙重間諜,更準確地說,她更多是被交戰雙方所利用。
1917年,法軍截獲了一份德軍電報,電報中描繪了一位代碼H-21的間諜采集的大量情報。值得注意的是,這份電文德軍采用的是已被法國方面破譯的電文密碼。當時法國在一戰中形勢很被動,傷亡慘重,法軍僅僅因為一個H字母就推測該間諜是瑪塔·哈里,將她逮捕殺害,事實上對她的指控嚴重缺少證據。
更多是因為法國人需要找到一個替罪羊,把戰事不力的責任都推給她。瑪格麗莎的故事,在她死后已成為傳奇,有很多書籍、電影都和她有關。
今天來到我們世界罩杯欄目的妹子名叫茱莉亞·德萊里斯,她來自羅馬城,高中畢業后在一家披薩餅店打工養活自己繼續上大學,同時她也成功進入電視業,參加了不止一個真人秀節目。
伯辣圖說,茱莉亞,論身材,論氣質,論結局,瑪塔·哈里都是20世紀法國的楊貴妃。
今天是“伯辣圖”第263期,本欄目已連載超過200期,欣賞往期精彩圖文,最便捷的方式是在手機上下載體壇加app↓↓↓
本欄目長期征詩,有意投稿者可直接在當天“伯辣圖”文末評論留言,或者在新浪微博私信“Alain王勤伯”。
昨日征詩佳作:
網友佩索托(佩索阿的私生弟弟)
《言論有邊界,不能無底線》
嚴格意義上
球員教練
才是比賽的主體
解說評論
可有可無的機器
如今的體育媒體
充斥著各種歪風邪氣
寫稿靠翻譯,評球靠吹氣
別說什么資歷
不過生產更多垃圾
這樣的前輩
后生憑什么尊重你
馬重陽你個大傻逼